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168.0亿元,增速达到45%;预计2017-2020 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
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我国大部分企业均已意识到数据分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59.2%的受访企业已经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同时,27.3%的企业正在计划成立数据部门。企业在数据化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日前,德塔精要创始人兼CEO冯晋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作出了回答。
德塔精要是一家拥有产品技术基因的创新型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由具有十余年咨询、设计、研发、运维、服务资历的专家团队创立。作为智慧服务运营商,德塔精要率先提出了“智慧+”理念,专注与合作伙伴共建智慧生态,助力客户从传统应用向智慧应用快速转型。
就在受访前不久,10月26日,成立一周年的德塔精要正式召开了第一场对外的产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德塔精要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智慧应用中间件”系列产品,分别是智慧神经网络、智慧中枢、智慧全景、慧报、智到;在战略布局上,冯晋阳在现场阐释了德塔精要在智能大数据产业链中上下贯通的重要作用以及“智慧+”的业务拓展理念,并启动了智慧生态战略合作,与合作伙伴共建智慧生态。
冯晋阳告诉记者,在一些客户的业务场景中有很多问题,无法用原有的业务方式解决。他以服务器监控为例:“过去我们很多人、很多企业做监控系统,监控服务器的CPU状态,看它会不会崩溃,一般我们会设置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会报警。这个值设低了它就大量的报警,设的高了就漏报。过去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什么?因为之前做这类业务的厂商没有大数据的积累,没采用大数据的手段。现在我们可以动态的设定它的阈值,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这就需要企业构建一个大数据平台。”
在创立德塔精要的一年之中,德塔精要以物联网、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核心,以数据、场景为驱动,基于业务、面向服务,自主研发了“智慧应用中间件”平台产品(包括智慧神经网络、智慧全景、智慧中枢、慧报、智到等),通过智慧业务应用组件与业务场景结合,基于场景,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行业”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可扩展的智慧应用中间件平台,简化智慧应用的构建、维护和管理工作,缩短建设周期,大幅降低整体拥有成本,聚焦于智慧业务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业务智慧化赋能。
在过去的一年间,大数据的概念空前火热。数据显示,已有35.1%的受访企业已经应用了大数据,与2015年调查结果相比有所提高;同时,22.9%的企业计划将在未来1年内应用大数据,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在企业向大数据方向转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冯晋阳认为,目前限制企业大数据转型的问题在于目前市场中缺乏能够帮助企业从智能设备中收集数据的科技公司。他说:“把大数据聚集到智能数据、从智能设备上采数据,这种场景非常少,因为ETL谈的都是盘活接口和协议跟业务系统对接,这种场景对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容量要求都非常高,与传统情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他表示,一些企业缺乏对数据挖掘的能力,也缺乏与IT联动的能力。IT厂商往往对智能领域缺乏关注,导致对智能数据的获取缺乏有效的手段。
对于德塔精要来说,冯晋阳表示,其核心团队,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兼容一万种以上的设备,涵盖的设备型号我们往系统里面一装就认出来了,在此基础上的进行深度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冯晋阳告诉记者,“场景的使用、驱动是数据融合最大的驱动力。大数据是一种解决传统问题的新思路和手段,仅仅将其用于数据运营、消费画像、消费聚焦等方面并不能发挥大数据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机会。”
来源:数据猿